特写报道:买烟免税店里的“多情多感”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位于繁华商业区的免税店迎来了它的高峰期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一位中年男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他身穿休闲装,推着购物车,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,但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烟酒专柜。
这位男子名叫李明(化名),是一名资深烟民。据他透露,他每次来免税店,除了购物,还会特意来到烟酒专柜,挑选几款心仪的香烟。而这次,他的选择似乎有些不同寻常。
“你知道吗,现在的免税店香烟价格真的很诱人。”李明一边挑选香烟,一边对记者说,“免税店里的香烟比外面便宜很多,而且还有各种优惠活动,让我每次来都忍不住多买一些。”

李明的说法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随着免税店政策的放宽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些“价格洼地”。免税店里的香烟、化妆品、奢侈品等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“血拼”。
然而,在享受优惠的同时,免税店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。
问题一:烟民消费升级
免税店香烟价格的下降,使得烟民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。李明表示,以前他只能买一些普通的香烟,现在他可以尝试一些高端品牌,甚至偶尔还会买一些进口烟。
专家点评:香烟消费升级可能会加剧烟民对烟草的依赖,对公共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问题二:未成年人购买风险
免税店香烟价格低廉,吸引了部分未成年人购买。据李明透露,他曾在免税店看到过一些未成年人购买香烟。
专家点评:未成年人吸烟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,免税店应加强监管,杜绝未成年人购买香烟。
问题三:税收流失
免税店销售的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,导致国家税收流失。据专家估算,每年因免税店销售而流失的税收高达数十亿元。
专家点评:免税店政策应合理调整,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,又要确保国家税收不受损失。
面对这些问题,免税店该如何平衡利益与责任,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业内人士表示,免税店应加强自律,规范经营,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免税店的管理,确保其健康发展。
在这个“多情多感”的免税店里,李明和其他消费者们享受着价格优惠的同时,也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。如何平衡利益与责任,让免税店真正成为消费者和国家的“双赢”之地,值得我们共同关注。